原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。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30余年,主持领导各类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和省部级研究项目20余项。
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"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"的编纂出版工作。从事该项目编辑出版的组织协调工作。自1998年开始主持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工作,继续完成"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"的编纂出版工作,并推动香港卷、澳门卷的编纂工作;同时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抢救性记录、研究、整理、保存和利用工作。
2002-2003年,主持并完成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"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数据库工程";2003-2004年,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"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拯救项目";2004至今,主持建设了我国最大的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数据库"中国记忆"。该项目对旨在对“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”已出版的近5亿字(含曲谱)以及约50亿字的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、素材化整备的基础上,建设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基础资源数据库,内容包括图、文、音、像及综合数字资源(动作数据、音频测量数据等)在内的各类民族民间文化资源。2007-2010年,主持并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"网络文化安全与民族文化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"。2010年联合多家科研机构组织建立了“音视频修复工作中心”,2014年被文化部评为"音视频修复与评测文化部重点实验室"。2013—2016年,设计并推动组织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的“动态数字文化多维展示技术研究”课题。2014年至今,主持科技部基础研究项目"中国传统乐器声学测量"。联合国家计量研究院、中国音乐学院、新疆师范大学、西南民族大学、内蒙艺术学院、延边大学等,在全国范围内对我国传统乐器300余件进行了系统的声学测量和演奏技法、乐器形制、演奏者访谈等相关文化及技术信息的记录。
自2008年至今,规划设计并推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《中国节日志》编纂出版工作,并作为全国编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。该项目内容包括《中国节日志》150卷(5000万字),《中国节日影像志》170集纪录片(含3000小时以上节日影像),《中国节日研究》20卷,《中国节日文化资源数据库》和《中国节日文献资料丛书》等成果形态。项目动员全国相关学科研究人员2000多人,组建300余个课题组参与研究,100多位教授和研究生、博士生导师参与其中,是迄今为止对我国各地区、各民族传统节日所进行的规模最为宏大的系统性研究项目。2009年至今,主持设计并领导实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《中国史诗百部》工程,并作为全国编辑委员会主任主持日常工作,全国规划组织100个子课题对各民族史诗演述者100余人进行专项记录。近千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。2009年至今,主持《中国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总目》编纂,已完成戏曲、舞蹈两卷(60万字)的出版。2006年至今,主持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及文化部重点课题《中国戏曲、民间舞蹈、民间音乐现状调查项目》。